2021年老河口市公安工作总结

发布时间:2022年01月08日
信息来源:老河口市公安局

2021年,老河口市公安局系统推进建党100周年安保、政法队伍教育整顿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、突出违法犯罪打击整治等重点工作,全力强基础、攻难点、立品牌、树形象,确保了大局持续稳定。有关情况报告如下:

一、2021年工作情况

(一)坚持系统观念,重构作战体系,推进警务机制改革。立足实战,做实区域研判、专案研判、节点研判、安保研判。平时,派出所情报室开展区域研判,中心警务室周例会研判,指导巡防打处等常规工作。急时,根据案件警情的紧急程度、危害方式、风险等级研判后,按“红、橙、黄、绿”分色预警。按照“布点守、街面巡、合围堵”思路,布建3个查缉布控点、4座警务站、3支快反组和5支常态化巡组,实现“1、3、5”分钟快反处突。跟踪督,从指令下达即开始跟踪督办,防止指令空转。

(二)坚持法治思维,明责担责问责,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。一是推进硬件和场地建设。公安执法办案中心待新大楼搬迁后对原办公楼进行改造。投资建成执法监督管理中心、新增派出所一体化全息采集仪、布建执法记录仪音视频自动采集站,在洪城门交巡警平台打造24小时自助车管所。二是落实专业监督力量。成立执法监督管理委员会,纪委、督察、审计、警保、控申、法制、指挥、情报等部门结合职能共同开展执法监督。从法律专业、执法一线、经验丰富的民警中选任专职法制员和法制警长,为法制大队调配2名通过司法考试的青年民警,充实执法监督力量。三是建立标签化责任体系。落实群众上门报案“三个当场”、接处警受立案“十项规定”,出台《贯彻执行防止干预司法“三个规定”实施细则》《老河口市公安局集体议案规定》,建立办、审、批“标签化”责任体系,谁办案谁负责、谁监督谁负责、谁审批谁负责。建立“日研判、周通报、月检效”机制,定期抽查,及时整改,汇总研判,屡犯屡错的给予问责,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纪追责。

(三)坚持强基导向,抢抓发展机遇,推进基层基础建设。一是项目建设加快推进。完成公安业务技术用楼两期项目主体及附属设施建设。袁冲所、竹林桥所主体竣工。北京路所顺利置换、投入使用。二是公安改革平稳落地。森林警察顺利转隶,原森林公安局整体移交。完成辅警改革,规范招录、管理、解聘,工资及保险纳入财政保障。“一居一警”和“一村一辅”全覆盖,派出所所长全部进入乡镇(街道)党(工)委班子,驻村辅警由村“两委”班子兼任。三是做实“找堵防”专项行动。严格按照市局方案部署推进“找堵防”行动,从共性和个性角度,按照“问题清单化、清单责任化、责任目标化、目标时限化”要求销号清零。

(四)坚持以打为先,深推专项行动,整治治安热点问题。采取线索核查、突击检查、指定管辖等方式,集中清理整治涉黄赌窝点;围绕传统盗抢案件高发区域,多警种合成作战、便衣蹲守、常态管控。抽调骨干民警组建反电诈中心,三大运营商、四大商业银行派员进驻,推进“扫楼”、“断卡”、“断流”等系列行动。

(五)坚持政治建警,强化从严治警,锻造过硬公安铁军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训词精神,锻造“三个绝对”、“四个铁一般”队伍,树立党委政府放心、人民群众信赖、社会各界满意的公安形象。一是加强政治建设。落实政治学习制度,在“学思践悟”中把握“两个大局”,胸怀“国之大者”,提升“政治三力”,做到“两个维护”,自觉从高处着眼、低处着手,把对党忠诚的觉悟、以人民为中心的情怀具体化。二是抓实教育整顿。落实党史学习教育、政治教育、警示教育、英模教育全覆盖。三是狠抓作风建设。推进“清廉警营”建设,引导全警树牢规则意识,端正权力观,保持敬畏心,知红线、看标线、守底线。建立派出所晨会制度,把管理抓细、把细节抓实。出台《队伍素质能力激励办法》,打造学习型、创新型机关。四是强化典型引领。策划“反诈一线”、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、“荣耀从警路”等宣传专题,塑造反诈先锋陈艳阳、创客英雄王君轩等一批人物典型,激扬正能量,唱响主旋律,凝聚了警心士气。

二、2022年工作思路

做好2022年公安工作,初步考虑从5个方面把握:一是深刻把握“两个确立”重大意义,聚焦“两个维护”,谋划推进公安机关政治建设;二是深刻把握“两个大局”风险挑战,聚焦二十大安保,谋划推进“防风险、保安全、护稳定”系统工作;三是深刻把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、市两会精神,聚焦“加快建设美丽襄阳,率先实现绿色崛起”和“重振老河口雄风”目标,全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;四是深刻把握“4+2”、“123”思路,做实做强“四个专班”,推进执法规范化和公安信息化建设;五是深刻把握公安发展历史机遇,持之不懈、久久为功,以“拼抢实”的状态和作风,强基础、攻难点、立品牌、树形象。

待做实以下几个方面工作:

一是深入推进公安机关政治建设。组织全警围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开展大研讨,深刻领悟全会和决议的重大历史意义,教育引导全警更加坚定自觉地做到“两个维护”。落实好、发展好全警政治学习制度,持续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、习近平法治思想,武装头脑、指导实践。配齐配强基层所队班子,规范基层党组织建设,打造坚强的战斗堡垒。强化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经验和成果应用,持续抓好公安机关党史学习教育、政治教育、英模教育、廉政教育,锤炼“四个铁一般”过硬队伍。

二是着力打赢二十大安保总体仗。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,聚焦“防风险、保安全、护稳定”,保持临战应战的政治敏锐、思想敏锐、情报敏锐、行动敏锐,持续强化对敌斗争、反恐斗争、风险斗争、意识形态斗争,在全面收官销号共性窟窿的基础上,从个性清单入手推进“找窟窿、堵窟窿、防透风”行动,着力打好政治安全、治安安全、公共安全、内部安全、防疫安全的主动仗、攻坚仗、阵地仗,努力实现“八个不发生”目标,为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。

三是深入推进警务运行机制改革。按照“设置要通透、情报要闭环、内外要联动”的建设指导方针,加快推进“情指勤舆”一体化实战化中心建设。选派情报研判、数据分析、视侦网侦、数据建模、实战指挥等人才充实中心专业力量。做实区域研判、专案研判、节点研判、安保研判,落实“研交办督结”机制闭环,发挥实战效能。以北京路派出所为样板,逐步在全市有条件的派出所推开情报指挥室建设,实现上下贯通、一体联动。

四是打造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品牌亮点。完善“一村一辅”管理、考核、评价、进出机制,加快落实“一村一专职辅警”,落地社区民警“三不一专”。开展派出所“能力建设年”活动,把派出所民警、社区民警锻炼成有战力的实战单元。推创李楼派出所服务企业经验,争创国家、省级“枫桥式派出所”。培育李楼镇方营村综治平安建设亮点,在做强党支部引领、“十户”联防机制、传统文化支撑、法治氛围营造、智慧防控体系建设等方面下功夫,打造“五治融合”升级版;深化完善酂阳街道王府洲“四村连片”治理模式,充分发挥四村联片大党委的凝聚力向心力,中心警务牵动四村微警务,成就“政治引领、生态优先、对港贸易、社会和谐、智慧防控”五个特色“靓”点的催化剂,打造“五治五靓”千里汉江第一洲。

五是持续推进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。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,推进公安执法办案中心和执法办案单位功能分区建设,健全完善办、审、批“标签化”执法责任体系,完善警情案件“日研判、周通报、月检效”机制,更加高效、公开、透明地接受执法监督,让人民群众在可视、可见中感受到公平正义。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,大力整治趋利性执法、选择性执法、地方保护主义执法等顽瘴痼疾,为地方经济发展营造优质的法治环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