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河口市李楼镇202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财政预算的报告

发布时间:2021年05月25日
信息来源:老河口市李楼镇


一、202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

(一)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情况

2020年全镇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5769.18万元,税收收入完成3419.99万元,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比重59.28%。

上级财政补助及专项收入:2596万元。

收入总计:6016万元。

(二)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情况   

2020年全镇公共财政一般预算支出6010万元,按支出功能分类为:     

1、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420万元,主要包括: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工资、办公经费及其他费用支出。2、公共安全支出 48万元。主要包括:综合治理、派出所联防经费支出。3、文教卫支出 680 万元。主要包括:教师工资、文化、卫生、计生社会服务经费。4、社会保障支出 620万元。主要包括:精准扶贫、城市低保、农村低保、五保户、优抚对象、高龄补贴、残疾人两项补贴、失地农民补贴。5、农业及农林水事物支220万元,主要包括:农业技术示范、科技推广、农业设施建设、服务单位人员工资、医保及养老保险经费。6、村级运转及三资管理工作方面经费支出180万元,主要包括:村干部工资、三资管理经费。7、城乡社区事务支出300万元,主要包括:城管执法、城镇街道清洁卫生、垃圾转运、保洁人员工资及其他经费等。8、党建、文明创建、综治维稳支出52万元,主要包括:党报、党刊、学习培训、开展党的建设活动;精神文明创建创卫,志愿者服务活动;信访接待、接访及其他支出。9、美丽乡村建设 1096万元。10、基础设施建设支出394万元,主要包括城乡路网改造、道路(街道)建设、扶持企业科技投入。支出合计:6010万元。收支相抵,基本实现年度收支平衡,略有节余的目标。一年来,财政部门认真落实人大预算决议,凝心聚力、直面挑战、主动作为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。

二、2020年财政主要工作

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收官之年,我们要围绕全市“一城两心”建设目标,进一步践行财政新发展理念,聚焦党建引领、民生福祉、高质量发展、乡村振兴等各项工作,树立政府过紧日子的思想,大兴厉行节约之风,“保基层、保民生、保运转、防风险、保发展”,支持企业发展,帮助解决实际困难。积极进取、埋头苦干,巩固作风“担当年”成果,在全市“攻坚年”中,砥砺奋进、再创佳绩。

(一)强化使命担当,支持疫情防控。畅通资金拨付“绿色通道”,坚决不因资金问题影响疫情防控。统筹上级专项补助、转移支付、财政预算资金和社会捐赠资金、物资,为全镇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。

(二)着力改善民生,增进民生福祉,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

一是落实强农惠农政策。2020年全镇耕地地力保护补贴面积54050.39亩,补贴标准补贴金额429.92万元。水稻补贴面积16410.29亩,补贴金额91.96万元,合计补贴金额521.88万元。

二是完善民生保障。2020年农村低保户346户728人,城市低保35户76人,累计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493.1万元。农村特困供养中分散供养123人,集中供养46人,合计169人,2020年共发放特困供养保障金267万元。2020年80周岁以上老年人720名,发放高领补助45.78万元。残疾人两补中,生活补贴232名人,发放金额12.76万元,护理补贴533人,发放金额58.75万元。

三是全面推动实施乡村战略。投入美丽乡村建设1096万元;农业技术示范、科技推广、农业设施建设等资金投入用于农田水利、村级道路、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建设,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,美化了村庄环境,加强了农业生产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能力,进一步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。

三、2021年财政预算(草案)

2021年,是“十四五”的开局之年,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,也是两个百年目标交汇与转换之年。宏观经济运行不确定性因素多,减收增支形势严峻,预算收支矛盾十分突出,财政部门将继续深化财政改革,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,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,持续优化支出结构,做好新时代财政工作,努力完成全年预算收支任务。按照上述指导思想,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,2021年财政收支预算草案如下:

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700万元,其中税收收入4104万元,比上年增长20%.

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6680万元左右。其中:1、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600万元。2、公共安全支出90万元。3、文教卫支出700万元。4、社会保障支出650万元。5、农业及农林水事物支出260万元。6、村级运转及三资管理工作方面经费支出240万元。 7、城乡社区事务支出330万元。8、党建、精神文明创建、综治维稳支出50万元。9、城乡基础设施建设、扶持企业科技投入共计1760万元,收支相抵,基本实现年度收支平衡、略有结余的目标。

四、2021年财政主要工作

(一)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。严格落实“摘帽不摘责任、摘帽不摘政策、摘帽不摘帮扶、摘帽不摘监管”的要求,保持政策措施的连续性;继续统筹资金,保持相关政策的稳定性;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,确保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有效衔接。

(二)克难攻坚抓收支,确保财政平稳运行

一是应收尽收。抓好组织调度,部门密切配合,将财税征收任务分解细化,落实到部门、责任人,做到应收尽收。二是培植税源。及时掌握税源现状,做好市场主体服务,加快在建项目建设进度,拓宽收入渠道。三是严格支出管理。落实预算约束机制,坚决制止没有明确资金来源或通过违规举债建设项目的行为,通过财政紧运行,确保收支平衡。

(三)持之以恒抓保障,把资金用在刀刃上

一是牢固树立过“紧日子”思想,厉行勤俭节约,严控“三公”经费,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和非急需、非刚性支出。二是财政支出优先用于“保工资、保运转、保基本民生”,支持实施就业优先政策、支持发展优质公平教育、支持绿色发展。三是兑现惠农资金。认真兑现耕地地力保护补贴、农机补贴、退耕还林补助、“三农”保险、稻谷补贴等惠农民生政策,加强监督检查,切实保护群众利益。